当前位置:首页 > 职场 > 正文

教大:善用储备 引入新科技提升效率

  • 职场
  • 2025-02-22 02:03:23
  • 979
图: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与一众管理层分享教大最新发展动向。\港闻报记者华梦晴摄  【港闻报讯】记者华梦晴报道: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及一众学校管理层,昨日分享教大最新发展动向。对于政府拟削减大学拨款,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表示,会研究如何开源节流,大学愿与社会“风雨同舟”。只可承受轻微削减拨款  面对宏观经济挑战,李子建坦言,政府缩减拨款无疑会对教大带来影响,校方只能承受轻微的拨款削减幅度,但一定会做好自己,并会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排好优次,开源节流,包括开拓多元学科等。另外,教大会妥善运用财政储备,并引入新科技提升行政效率,确保各项规划得以顺利落实。  李子建强调,削减人手是最后一步,暂时未有想过减少人手,“一间大学是需要人,人工智能无论有多强,都取代不了教授和行政人员,无法取代由人所建立的温度和氛围。”  教大副校长(研究与发展)陈智轩表示,教大属于新兴大学,有别于其他“老牌”大学,学科以及项目需要内部的资金去建造,削减资助有一定的压力。校方亦强调,教大会持续投资未来发展,不会因为一时的财政波动而改变长远策略。集中资源研究人口老化等  陈智轩续指,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,会将更多资源集中在解决现今世代问题的研究,包括人口老化及言语大模型等,传统学科会放在较后位置考虑。  早前,有教大硕士因假学历被判囚3个月,教大副校长(学术)郑美红表示,在非本地生申请的过程中会再一次核实申请人提供资料的真伪;并会向申请人原居地学校或发出证书的学校或机构核实;面试时亦会再一次核对申请人身份和资料真伪。未来,校方计划利用AI帮助辨认文件真伪。她续指,如发现假学历问题会转交警方处理。  至于非本地生收生情况,郑美红指出,2024至2025学年教大共录取319名非本地生入读政府资助课程,其中有237人入读首年学士学位课程,按年增长超1倍。另外,非本地生生源除内地外,亦有澳洲、哈萨克斯坦、缅甸、巴基斯坦、印度及越南等地学生。  另外,上月教大传出有超过900名学生未有提交签证纪录,并有学生签证已逾期但仍然在学。  教大副校长(行政)方永豪回应指,上月已要求900多名非本地学生提交签证纪录,仅极少数同学因个别理由已终止学业。少数学生补交资料后,经入境处批核后已恢复学籍,期望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。

有话要说...